澎湃新闻 | 安洙英:《朝鲜日报》关于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讨论

发布者:肖文鑫发布时间:2021-06-28浏览次数:186

安洙英(必威唯一官方网站)

2021-06-23 10:12  来源:澎湃新闻

1926年的北伐战争是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那么,周边邻国的同时代人如何看待这些复杂而重大的事件呢?

特别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对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口号深有共鸣的许多韩国人对中国的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下简称国民革命)有何认识和反应?韩人谈论在韩国舆论和政局的发展中又具有何种意义和作用?这为考察中国现代史对周边国家之影响提供了一个契机。当时用韩文发行的报纸以《东亚日报》和《朝鲜日报》为首,而在本文中,笔者以《朝鲜日报》为中心考察从1926年末到1927年间,韩国媒体对于中国的国共合作及国民革命的叙事及其影响。

从1926年10月国民军队占领武汉后不久,韩国的知识分子预判国民革命成功,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展望了国民革命的趋势和中国的未来。(이기훈, 2017)

事实上,在日帝统治时期,1927年是《朝鲜日报》最关注中国的年份。从1920年到1940年,以《东亚日报》和《朝鲜日报》的头版为准,“中国”这一词出现的新闻数量,两家报纸均在1927年达到最高——《东亚日报》和《朝鲜日报》分别有1978件和4272件。但在此期间,《东亚日报》整体上表现出了均衡的关注,而《朝鲜日报》则不同,1927年集中关注中国情况的倾向比较明显。

一、“新干会”与《朝鲜日报》的关系

《朝鲜日报》关于国民革命进展情况形成的讨论和立场,与1927年具有独特的韩国国内局势密切相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朝鲜日报》通过展开支持中国国共合作的论述,对左右联合运动造成友好的舆论,而其背后存在着支持创立“新干会”的动机。(신용하, 2007)

新干会是1927年2月15日韩国民主主义左派和社会主义者联合创立的,以抗日为目的的民族统一战线,也是韩国历史上左右合作(即左派和右派之间的联合)独立运动之代表团体,一直持续到1931年5月。新干会的组织工作始于1926年12月,1927年2月15日举行了创立大会。它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1927年一年内全国各地成立了96个分会,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团体,而且在新干会存续的4年多时间里设立的142个分会中,68%诞生于1927年。总之,对新干会来说,1927年是创立之年,也是最繁荣时期。

国共合作被韩国历史学界视为新干会成立的国际因素,但在其关联性方面,《朝鲜日报》的作用值得关注。(윤효정, 2018) 值得注意的是,1926年末到1927年时期在《朝鲜日报》工作,撰写和编辑报道的人员,主要以秘密结社兴业俱乐部和“朝鲜共产党”的成员为主,与新干会本部的主导力量一致。(윤효정, 2017) 负责编辑、发行及经营该刊的也是新干会的领导队伍。(이균영, 1993) 由此,《朝鲜日报》在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初始阶段、蒋介石政变等国民革命的进展过程中,一直坚持了拥护国共合作的立场。

1927年在YMCA召开的新干会创立大会



新干会成立大会情景及报道《朝鲜日报》1927年2月14日

二、北伐与民众参与的角色

自1926年末以来,北伐的胜利令不少韩人感到振奋。1927年1月汉口英国租界的回收、2月杭州沦陷、3月21日上海占领等一系列好消息,被认为是不局限于中国国内,象征着东亚政局的变动。《朝鲜日报》通过一篇评论指出,国民革命的进展以及他们恢复之前被侵略的主权“并不仅仅是中国的解放,而是成为所有被压迫国民的先驱,建立起实现世界革命的基础”。

关于北伐成功的原因,《朝鲜日报》的评论者们关注了中国民众的支持和支援。他们强调,中国民众的“排英热”是“动摇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地位”的重要因素;回收汉口英国租界的主要原因也是“民众的排英运动”。在观察杭州沦陷和上海占领过程,他们把重点放在民众对国民革命军的支持和期待上,并与民众对军阀的排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朝鲜日报》还强调,上海占领后,上海租界的权利回收应该以“依靠民众运动”而展开。梁明作为《朝鲜日报》驻中国记者,1927年上半年期间撰写了大量报道,在阐述中国革命的进展中还叙述“民族革命运动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广大民众参加,特别是农民和劳动者参加是绝对必要的”,因此涉及到了更广泛的弱小民族解放运动。在梁氏来说,只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弥补过去民族解放运动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而屡屡失败的局限。就这样,《朝鲜日报》关注北伐,其焦点是民众及其对革命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朝鲜日报》着重描写中国民众的角色,强调“国共合作”的成果。众所周知,在国民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党员在组织民众运动以支持北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朝鲜日报》强调民众支持国民军,由此解释北伐的成功就是国共合作的成果。总而言之,《朝鲜日报》通过指出北伐的胜利是在中国民众广泛支持和参与下才能实现的,力图形成支持国共合作的舆论。

《朝鲜日报》1927年5月5日,照片上面写着“正在参加民国革命的中国女学生们”。

三、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联性

另一方面,《朝鲜日报》将三民主义解读为国共合作的理念基础。在一篇评论中,他直接引用蒋介石的训示,以凸显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互补性,即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并不矛盾,三民主义的实践就是共产主义的实践,共产主义包容在三民主义之中。同时,该论述还解释蒋介石这一训示体现出他“对共产主义的绝对信任”,并认为蒋氏将共产主义包容在三民主义内,这是反驳国共合作反对论的“准备”。《朝鲜日报》将三民主义视为国共合作在政治理念上的依据。

总之,在新干会成立大会前后,《朝鲜日报》关于国民革命的讨论,其重点在于以北伐的成功而强调国共合作的力量和成果。这样的叙述结果对新干会的成立有积极的影响,为各阶级和具有多种意识形态的组织联合为一个组织提供了正当性。在韩人的眼里,国共合作及由此而取得成功是一种阶级联合组织的成功故事,而这样的经验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

四、蒋介石上海政变之后

另外,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政变后,《朝鲜日报》的论者陆续发表报道和评论,表达了对蒋介石的批评。即,对蒋介石表示失望,说:“他无视国共合作的意义,只是急于满足私欲,最终与国民革命脱离”,又说“蒋介石肯定会没落,而今后统治中国的将是国民党的左派力量”。《朝鲜日报》通过这些论述体现出了对蒋介石的不信任,并明确表示“国民党的左派力量将站在中国民众一边,成为革命执行的主要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朝鲜日报》的评论中所说的“国民党的左派力量”并不仅仅是指国民党内的左派,而包括支持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成员以及共产党成员在内。《朝鲜日报》与他们对照蒋介石,将前者描述为革命的继承者,后者为脱离者,由此坚持了对国共合作的支持。因为《朝鲜日报》重视左右合作,大规模压迫和攻击社会主义者的蒋介石只能被描写成国共合作的破坏者。

另一方面,梁明当时派往上海,他力图纠正将“南京派”视为“非共产派”,将“武汉派”视为“共产派”的观点。他批评多家媒体纷纷报道“武汉派”追求立即实现共产制,说明实际上武汉国民政府仍然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保持“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因此武汉政府才是“真正的三民主义政府”。考虑到《朝鲜日报》一直把三民主义作为国共合作的理念基础,上述评价又意味着武汉政府才是国共合作的继承者。

五、结语

当然,20世纪20年代韩国的知识分子和媒体人士对中国国民革命的看法多种多样,并非总是从支持国共合作的观点出发去了解北伐。《东亚日报》与《朝鲜日报》不同,形成了比起国共合作更支持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政治势力)的立场。(한상도, 2007)但是,《朝鲜日报》当时深受韩国国内兴起的社会主义影响,因此以国共合作的意义为重点来考察该事件。

中国革命是一个国际性的事件。尤其在韩国,对它的关心和影响力非常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日报》在北伐的进展、蒋介石政变、国共分离等局势变动中,一贯生产并流通支持左右合作的论述——以国共合作为“正”,以妨碍国共合作的事件或行为为“负”。《朝鲜日报》尤其强调民众的支持,这才是国民军队取得胜利的主要动因,这样的叙述充分体现了韩国媒体在20世纪20年代中朝关系中的一个角色,作为国民革命对同时代的韩国及其舆论产生影响力的重要渠道。

《朝鲜日报》的国共合作讨论与1926年末至1927年以韩国国内的左右合作为目的的新干会创立、韩国大众支持和参与的情况密切相关。从宏观上来看,在20世纪20年代韩国的独立运动人士及知识分子中,左翼思想和社会主义理念的广泛流行深受中国革命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中國問題의 重大性》,《朝鮮日报》1926年2月15日。

《主義와 權力 中,國民黨의範》,《東亞曰報》1926年11月16日。

《漢口 英界占領問題의 귀착점》,《朝鮮日報》1927年 1月 9日。

《排英熱의 再起》,《朝鮮日報》1926年 12月 30日。

《中國形勢》,《朝鮮日報》1927年 2月 22日。

《上海畢竟陷落》,《朝鮮日報》1927年 3月 23日。

梁明,《評壇漫筆 露國東方政策과 革命의特質》(13),《朝鮮日報》,1927年 4月 1日。

《蔣介石의 拙計》,《朝鮮日报》1927年4月28日。

梁明:《中國國民黨=左右分裂의眞義(2)》,《朝鮮日报》1927年 6月 22日。

韩国近现代史学会编:《韩国独立运动史讲义》,한울아카데미,2007年。

劉載天:《日帝下 韓國新聞의 共產主義 受容에 관한 硏究(其二)—韓鮮曰報의 경우—》,《東亞硏究》第9輯,1986年。

윤효정:《신간회의 창립 과정 연구-조선공산당의 활동을 중심으로-》,《민족문화연구》75, 2017年。

윤효정:《조선일보의 중국 국공합작 지지 담론과 신간회 창립 지원》,《역사연구》34,2018年。

이기훈:《1920년대『동아일보』의 중국 인식 - 계몽과 혁명,식민주의와 탈식민주의 시각 의 부침과 교차》,《동방학지》178,2017年。

한상도:《중국 제1차 국공합작 및 국민혁명에 대한 한국인의 반향》,《사학연구》,85, 2007年。

(本文系betway唯一官网“全球视野中的中共党史研究”专项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经授权,澎湃新闻发布。)


链接地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2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