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良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betway唯一官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在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海派文化积极吸收与融合世界各种新的文化成果,汇聚中国各地方、各门类的文化精华,全面推进传统向现代转型,在文化上进行独具特色的再创造,海派文化的成形和发展赋予了江南文化以活力与现代性
◆海派文化并不是保存在博物馆的文化过去式,其精气神渗透于每个上海市民的言谈举止、每个家庭的生活细节
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它植根于中华文化,孕育于江南文化,形成于中外文化的交融,在上海城市发展中不断演进升华,并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融合共进。
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母体和底色。在近代上海,江南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碰撞中产生出海派文化。地处古代江南中心苏杭之外的上海这一边缘性特质,弱化了对外来文化的排拒力,蕴含着善于吸纳外来文化的品质。在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海派文化积极吸收与融合世界各种新的文化成果,汇聚中国各地方、各门类的文化精华,全面推进传统向现代转型,在文化上进行独具特色的再创造,海派文化的成形和发展赋予了江南文化以活力与现代性。
海派文化并不是保存在博物馆的文化过去式,它的精气神渗透于每个上海市民的言谈举止、每个家庭的生活细节。
海派文化发轫于19世纪后叶,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以后得到发展与升华,形成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国际都市的
开放性格
上海是“海洋之子”,海通四方,海纳百川,开放是上海的活力之源。自古而今,上海因开放而兴,因开放而盛。作为移民城市的上海,拥抱外来移民;移民来源既包括世界各国,也包括本土的其他地域。所谓英雄不问出处,移民们大多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兼收并蓄,较少保守势力,多能认同并顺利融入上海。移民将各种不同的文化带到上海,这使得上海城市文化绚丽多姿,独具魅力。
上海这座城市不排外,乐见外乡人融入本地,并成就事业。近代以来,在上海成就一番事业的,大多不是上海本地人。
1851年冬,11岁的马相伯瞒过父母,独自从丹阳来到上海,进入徐汇公学,是江南地区最早学习“西学”的31个幼童之一,后来成为我国著名文化领袖,以一己之力创办了震旦、复旦等大学。著名的宁波帮也是在上海前仆后继、艰苦创业,闯出一片天地。叶澄衷从摇舢板起家成为五金大王,刘鸿生一生创办数十个企业,几乎个个成功。虞洽卿15岁从宁波到上海十六铺学生意,努力上进,成为上海宁波同乡会会长、上海总商会会长。
外侨在沪的成功者也不胜枚举。美国人卜舫济22岁到上海,24岁担任圣约翰大学校长,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该校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高校。法国人饶家驹1913年来到上海,后成为震旦大学教授、著名慈善事业家,1937年倡建南市安全区,挽救30万中国难民的生命。英国建筑师雷士德在上海生活近60年,并捐出全部遗产,资助建造了雷士德医学研究院、雷士德工学院、仁济医院大楼等。
开放促进了上海与世界的联系、合作、改革、共享、交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
敢为人先的
创新意识
上海崇尚标新立异,鼓励竞争创新,突破陈规旧俗,开风气之先。创新是上海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上海城市辉煌的灵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上海居民养成刚毅的品性,形成心胸旷放、豪迈勇武的气质。从唐代上海人修筑捍海塘,到当代的浦东机场、临港新城,绵延千年的江海滩涂围垦工程,拓展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空间,造就了一批丰衣足食的良田市镇,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坚韧是江南水文化、自由精神的传统所在。江南不仅有杏花春雨的风花雪月,更是孕育江海奔流、创造奇迹、凝聚精神的一方热土,具有高山流水的人生大智慧。海派文化继承这一优秀文化传统。上海的活力、动力在于创新。
创新固然需要冒险精神,但冒险不等于蛮干,而是不拘一格,大胆变革。
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不甘落伍的中国人奋力追赶。上海出现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上海电报局等,从模仿、学习起步。接着,民族企业家勇立潮头,吴蕴初从创制佛手牌味精,到建立天字号企业集团。陈光甫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穆藕初推行企业科学管理,进一步开拓创新。
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弄堂小厂老板沈鸿投身抗日,毅然迁厂到延安,后来成为陕甘宁边区的“总工程师”。
1958年,担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的沈鸿建议建造万吨水压机。上海领了这个任务,白手起家制造出中国第一台1.2万吨水压机。万吨水压机打破了西方人的垄断,为我国第一个核电站提供大型锻件,为“两弹一星”提供制造支撑。
无论是市政、经济,还是思想、文化,百年来的上海一直领风气之先。20世纪30年代,上海是中国文学、戏剧、歌曲、电影、出版、新闻等中心,在工业、商业、金融等经济领域创造无数个中国第一、亚洲第一。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先行者”,上海发展的核心要素就是创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提供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样板而惊艳世界。洋山港的第四期码头,成为世界最大的自动化码头。近年来,上海努力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创新管理体制。自贸区从负面清单管理到“证照分离”,从“一网通办”到“一网统管”,上海立于“放管服”改革的前沿,探索并形成上海样本,初步建立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实现政务服务更便捷。
经世致用的
家国情怀
清军南下时,江南地区爆发了很多抗清斗争,涌现出陈子龙、夏完淳等一批抗清英雄。东林党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早已成为江南士人爱乡爱国的百年信条。
明末松江的夏完淳,年仅14岁,自称江左少年,组织义军起兵抗清;不幸兵败被捕,在狱中谈笑自若,写下脍炙人口的《南冠草》,英勇就义。1645年,嘉定人民屡次武装抗清,遭清军三屠,被杀5万余人而不屈服。
近代以来,上海人将国家之事视为己事,各地有难,上海的赈灾募捐往往最积极。拒俄运动、抵制美货运动、辛亥上海光复、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爱国运动连绵不绝。
抗日救亡运动中上海人更是一马当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91岁的马相伯便慷慨激昂发表抗日言论,4个月内共发表12次国难广播演说。上海各界组建义勇军,奔赴东北战场。电影人拍摄《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传遍四面八方。上海人支持韩国志士抗日,庇护3万犹太难民。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人捐出了占全国六分之一的款项支援抗战。
新中国建立后到1958年,上海动员160万市民告别大上海,支援内地建设。1955年,上海交大的70%教师、80%学生内迁西安,形成“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此后,大三线小三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又有数百万上海人支援外地。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积极援助新疆、西藏、云南等省区,为边远地区的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充分体现上海人的担当与奉献。
自律守信的
契约精神
江南文化有个优良传统就是重信践诺,而西方文化主张通过法规法治来确保诚信得以维持,包括各种章程、规则、规矩、纪律等。通过有效借鉴,近代上海得以形成契约精神、遵规守矩的职业道德规范。注重商业价值,重法治、重契约、重信用成为上海市民的一大特征。民间有谚语:亲兄弟,明算账。信誉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在上海办事不看人头、不重人头,崇尚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讲究平等观念、讲究工匠精神,不随随便便、不马马虎虎。
外商感言,与上海人签订的合同规范,细节考虑周全,执行中麻烦较少,因而成功率高。上海的外资企业履约成功率达98%,全国最高。科技部2020年评选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上海“八连冠”。
重视规范,遵守法治,在上海人日常生活中是惯例。市中心禁燃烟花爆竹、垃圾分类、汽车礼让行人,这些均走在全国前列。上海人的自律,正是长时期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的体现。
上海城市重视人的权利、人的自由,更注重人的责任。“五个人人”的倡导,非常切合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努力方向: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上海很快发布《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上海公共卫生20条,对如何防疫做了详细的、明确的规定,使得防治工作有法可依。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上海拥有专业的队伍,严密的从流调、闭环到治疗的方案,更加有市民的高度配合。
包容务实的
处世之道
包容是容忍他人、体谅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容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就一座城市而言,包容需要建立尊重他者的利益,使他者有深层次的获得感、满足感。包容是城市的道德感召,是市民的行为规范。
务实是指致力于实在的或具体的事情,不尚空谈,讲究实际,大事小事做到精致甚至极致。
包容务实是解读上海的无形密码。在近代,各色人等集中于上海,基本相安无事。多数市民爱惜国家、民族、城市,愿意为此而牺牲个人利益,营造有序的社会环境。
解放上海的战役,是经典的“瓷器店里打老鼠”之战。市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护厂护校,不仅使城市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而且没有丢掉一份档案,没有逃走一名犯人,煤水电没有中断过,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苏州河旁、黄浦江畔,百公里的江河步道受到市民普遍点赞;各级政府部门作出种种努力,让更多的老人“触电”,学会使用智能终端,以缩小“数字鸿沟”;上海推出我国首份多领域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就是要以执法的审慎包容,向外界释放温情与善意,优化居住、营商环境……
“十里洋场”衍生出的各种乱象,曾导致近代海派文化的局限性。主要是商业化价值取向明显,有时缺少全局观念,还有鲁迅所批评的市侩气与西崽相。1949年后,尤其是近30年来,在海派文化的深化演绎下,已有很大改观,上海的气质在进一步升华。
海派文化已融入城市的肌理、市民的骨髓。每个市民个体都各具风格,正是这种不统一、不从众形成了海纳百川、开放创新、包容务实的气象。上海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源于其在海纳百川的基础上一直在追求卓越,因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海派文化也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它拒绝故步自封、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而珍视察人所未察、发人所未发。从中华文明和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正在创建一种新的文明。这个新的文明融新型农业、工业、信息、生态等为一体,生机空前蓬勃,创造力空前旺盛。海派文化所面对的未来,正是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未来。